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
Research Material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for Taiwan Literature 
開課學期
110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臺灣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張文薰 
課號
TwLit8006 
課程識別碼
145 D005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上課地點為臺文所會議室。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101TwLit8006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因應防疫措施,9月28日課程以視訊進行,會議室連結如下。唯老師是在所上開視訊,如果想要實體上課者,也可以到會議室來。
https://ntugitl.webex.com/ntugitl-tc/j.php?MTID=mdff24eb40b375bc00070988385ceb898
本課程為博士班核心必修課程。但為因應疫情影響,及執行本所國際交流計畫,亦開放予一般研究生選修,承認為選修學分。
本學期課程以「國語教育與文學創作」為主題,分為二部分。
第一部分與大阪大學合作,進行遠距同步上課。共同閱讀戰前國語教材(日文、漢文)、當代日本中學國文教材(日文)、當代台灣國文教材,訓練雙方學生從教科書選材標準、課程進行方式等史料層面,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國語文教育與國族認同、文化建構的緊密關聯。本學期將與大阪大學同步上課約六~七次(暫定11/2,11/9,12/7,12/14,12/21,1/4),以不同時空條件下的國語文課本為教材,進行中日語文本對譯,與相關考察報告。在三個小時的課程中,中日語文本對譯部分佔二小時(與大阪大學師生遠距)、台灣對這些史料的解讀研究為一小時。
學期的第二部分從日治期的國語教材與課外讀物,思考台灣人作家的日語表達能力、美學系統、知識養成過程,如何轉化為進入日本文壇的資本。將從龍瑛宗、張文環、呂赫若的隨筆與日記等資料,觀察日治時期作家在學校體制與私人興趣的閱讀譜系,如何藉由書店、雜誌、友人等資訊媒介建構而成。
以上二部分不分先後,配合雙方學期進行期程,交錯進行。
 

課程目標
1.訓練日治期「國語」教育與文藝史料的考察與解讀
2.訓練日語交流溝通能力,進行主題式的表達
3.培養從歷史材料思考文學創作行為意義的能力 
課程要求
一、基本要求
(一)課堂報告
(二)遠距討論
(三)期末報告
二、語言要求
需有「日文一」課程以上的日語能力,以及閱讀日語文獻的決心,加上口語表達的勇氣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陳培豐《同化的同床異夢》(麥田,2006)
許佩賢《殖民地台灣近代教育的鏡像》(衛城,2015)
河合隼雄著、洪逸慧譯《活在故事裡》(心靈工坊,2019)
陸續增補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09/28  課程說明 
第2週
10/05  龍瑛宗「下酒的月光」(皓棠)
聯合報,1988/0831 
第3週
10/12  盛浩偉編輯說明 
第4週
10/19  龍瑛宗「媽祖宮的姑娘」、「夜流」(紹凱) 
第5週
10/26  佐藤春夫「霧社」(卉婕)
野上彌生子「台灣遊記」 
第6週
11/02  安田敏朗〈第三章「他們的日語」的產生〉(姁芸) 
第7週
11/09  陳培豐〈第五章 近代化教材的萎縮與日本化要素的提升〉(令洋) 
第8週
11/16  王惠珍教授演講:
龍瑛宗與「國語」教育(15:30~) 
第9週
11/23  《新玉》5-1(承志)
盛浩偉提示史料 
第10週
11/30  共同上課
阪:日本的「國語」教育 
第11週
12/07  共同上課
阪:日本的「國語」教育 
第12週
12/15  共同上課
台:台灣的「國語」教育 
第13週
12/21  共同上課
台:台灣的「國語」教育 
第14週
12/28  大東亞戰爭期的台灣文壇人際相關圖(承志) 
第15週
01/04  共同上課
日:「阪大學生的一天」
台:「台灣的正月風俗」 
第16週
01/11  林初梅教授演講
從〈最後一課〉談國語教育與國民認同